北宋著名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五代十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李煜
五代十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李煜、徐铉等十一幅传世经典书法艺术赏析
琴棋书画,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,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,古人认为,抚琴、弈棋、写字、作画,或者只是听琴、观棋、赏字、阅画,领会诗情画意,能赏心悦目,陶冶情操,有益于健康和长寿。东晋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、山川河流,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,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,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。
——题记
(相关资料图)
中国五代、宋、辽、金,是中国书法史上继晋、唐之后的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时期。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政局不稳,呈现出复杂局面。
“五代”又称“五代十国”,是指唐朝灭亡后、宋朝建立前的历史阶段。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为五代,共53年。公元907年, 割据者朱全忠灭唐,建立后梁,由此历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,称“五代”;又有吴、吴越、南塘、 楚、闽、南汉、前蜀、后蜀、荆南和北汉,称“十国”。十国时间为(902年—979年)。五代十国持续了73年(907—979年)。
唐宋之间经历了一个五代十国,虽然时间不算很长,只有短短七十三年,但这七十三年国家一直处于分裂状态,其实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上,都多少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。五代十国书法,这一时期,朝代频繁更替,战乱不已,人们有一种不安的心绪,再加唐人已把书法上的法度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境地,于是书法家们转向以书法抒发个人意趣的轨道,在这方面取得高度成就的是杨凝式。
五代十国是中国书法从“尚法”向“尚意”转变的时期。若要完整理解这一艺术转变的动因和过程,五代是不可阙如的环节。从书法史看,五代十国书家峰起,除杨凝式外,郭忠恕、李鹗、王文秉、韦庄、李煜、徐铉、钱镠、钱俶以及僧人贯休、齐己、彦修、昙域、应之等均以书名世。其中,受禅宗思想影响,这一时代的书僧群体提出“心为书源”的理论,以杨凝式为代表的士人群体则自觉革新书风,为宋代“尚意”书风的形成做了前期准备。同时,杨凝式因书技上习得“二王颜柳”之髓,书道上诠释“书品即人品”的理想价值观,书境中融入禅机理趣,与宋人重视书品、人品以及欲“引禅入书”“论艺通禅”开启“尚意”新风的时代诉求高度契合,而备受宋书家的推崇。就此而言,五代既是唐宋书风之变得必要过渡,又是将两者联系为一个整体的节点。
偏处于江南的南塘和川蜀的西蜀,都曾有过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,条件优于中原。南塘后主李煜,亦擅长书法,相传他能以战笔作书,笔画屈曲,谓之金错刀。又传说他写大字不用笔,卷帛代笔书写,称撮襟书。西蜀的贯休,俗姓姜,工草书,号称姜体。
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王文秉书法作品
王文秉,丹阳(今属江苏)人,出身江南刻石世家,南塘时见任左千牛卫兵曹参军。篆书远过徐铉,而铉以文学名重当时,文秉人罕知者。文秉笔甚精劲。工小篆,自号王逸老,欲与逸少(王羲之)相抗。小篆千字文题云:“大唐庚申岁者,建隆元年(九六0)也。”紫阳石磬张献撰,亦文秉书。《紫桃轩又缀、集古录》
王文秉者,其笔甚精劲,然其人无足称也。治平元年上元日书。
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王文秉《小篆千字文》赏析
(无图)
王文秉《小篆千字文》右小篆《千字文》者,江南人王文秉书。其后题云“大唐庚申岁”者,建隆元年也。伪唐李煜自周师取淮南,画江为界以称臣,遂削去年号,奉周正朔。然世宗特许其称帝,故文秉犹称唐,而不书年号,直云“庚申岁”也。文秉在江南,篆书远过徐铉,而铉以文学名重当时,文秉人罕知者,学者皆云铉笔虽未工而有字学,一点一画皆有法也。文秉所书,独余《集录》屡得之,此本得于太学杨南仲。《紫阳石磬铭》者,张献撰,亦文秉书也。
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王文秉《紫阳石磬铭》赏析
(无图)
王文秉《紫阳石磬铭》右《紫阳石磬铭》。余独录于此而不附他书者,文秉之书罕见于今也。小篆自李阳冰后未见工者,文秉江南人,其字画之精远过徐铉,而中朝之士不知文秉,但称徐常侍者,铉以文章有重名于当时故也。“岁在辛酉”,晋天福六年,李昪之升元五年也。五代干戈之际,士之艺有至于斯者,太平之世,学者可不勉哉!
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李鹗书法作品
李鹗,后唐四门博士,官至国子丞,以楷书名,宋赵明诚金石录收有其《后唐汾阳王真堂记》正书一石,清泰三年(936)八月立石,李税撰,其卷三十《跋尾》有称:“《九经》印板多其所书,前辈颇贵重之。余后得此记,其笔法盖出于欧阳率更,然窘于法度而韵不能高古,非名笔也。”参阅后唐明宗长兴三年(932)四月敕,其有《九经》“宜委国子监于诸色选人中,召能书人,谨楷写出,旋付匠人雕刻”云,及其所写监本五经与,孝经,尔雅,四书,可知李鄂盖为当时国子监特召之“能书”人,其所“谨楷”之书,自以楷正是敬,岂敢有一私意气加以注泄。其书,虽见平俗,然所写欧体,殆为后世印刷宋体之滥觞,厥功不当抹煞。
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贯休书法作品
贯休(823—912)姜氏,浙江兰和安寺僧人。二十岁受其足戒,移在本州诸暨五泄山寺,修净十年:后杖锡周游,先后客居洪、常杭荆四州。在杭州灵隐,曾受吴越王钱锣礼遇,次年三月十七日葬于成都北门,置塔,道日白莲之塔。有诗名,当时名诗人陈陶、方干、李频、许棠、张为、曹松、吴融、王贞白韦庄罗隐、罗邺、齐已等并为友善,皆有唱酬。贯休擅画,尤以罗汉像见称于世,人视其画迹莫不珍若拱璧。
书法以善草书而争鸣于时,或比诸怀素,更为释门所重,有“能草圣”之誉,赞宁高僧传卷三,成都府东禅院贯休传记:“(贯)休书迹,好事者传号日‘姜体’是也。”北宋宣和朝内府所藏书迹尚多,记有草书《常侍帖》及《千字文》(六通)和行书《梦游仙诗》,凡八帖。
《宣和书谱》卷十九称“作字尤奇崛,至草书益胜,崭峻之状,可以想见其人。喜书(千文),世多传其本。虽不可以比迹智永,要自不凡”云。有论书诗观怀素草书歌,亟颂怀素草书之雄逸。
五代诗僧贯休,绘《十六罗汉图》,胡貌梵相曲尽其态之一。
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齐己书法作品
僧人齐己(863—937)也是一位书法造诣颇深且用心于书法品鉴的人物。其在《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》中对西川禅师昙域的书法作了评点,表示赞赏。他认为昙域是“玉箸真文久不兴,李斯传到李阳冰。正悲千载无来者,果见僧中有个僧”。由于他本人长期受禅宗思想的浸润,书法创作“笔迹洒落,得行字法,望之知非寻常释子所书也”(《宣和书谱》卷十一),有正书《庐岳诗》、行书《拟嵇康〈绝交书〉》等。
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齐己《早梅》赏析
五代齐己《早梅》释文:万木冻欲折,孤根暖独回。前村深雪里,昨夜一枝开。风递幽香出,禽窥素艳来。明年如应律,先发望春台。
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钱镠书法作品
吴越钱镠“喜作正书,好吟咏”(《宣和书谱》卷五),有《贡枣帖》,黄庭坚曾评其书:“当代入神品。”(《山谷集》卷二十八)钱俶,钱镠之孙,字文德,承传家学渊源,喜弄翰墨,善颠草,“其斡旋盘结,不减古人”(《宣和书谱》卷十九),有草书《国子直补牒》。钱镠、钱俶当时影响很大,且开创了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钱氏艺术家族,历经宋代,驰名江南,经久不衰。
钱镠晚年习书法,擅长隶书,传世书迹有《题钱明观桥记》、《慈云岭题名》、《墨帖》等。
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韩熙载书法作品
韩熙载(公元902年- 970年8月31日),字叔言,原籍南阳(今属河南),后迁居潍州北海(今山东潍坊)。韩熙载为后唐同光四年(公元926年)进士。后南奔归吴,为校书郎,出为滁、和、常三州从事。南塘烈祖时,召为秘书郎。元宗嗣位,屡迁至中书舍人、户部侍郎。后主李煜时,改吏部侍郎,徙秘书监。后任兵部尚书,充勤政殿学士承旨。他目睹国势日蹙,且以北人南来,身处疑难,遂广蓄女乐,彻夜宴饮以排遣忧愤。坐托疾不朝,贬太子右庶子,分司东都。复召为秘书监、兵部尚书。官终中书侍郎、光政殿学士承旨。于开宝三年(公元970年)去世,年六十九,获赠右仆射、同平章事,谥号“文靖”。
南塘书画名家韩熙载,为人“放荡嬉戏,不拘名节”,但“分书及画,名重当时”(《南塘书》卷十三)。内史舍人潘佑,行书草帖,“有东晋之遗风”(《宣和书谱》卷十一)。徐铉、徐锴善篆与八分,一时为江南学者宗。《宣和书谱》卷二云:“自阳冰之后,续篆法者惟铉而已。”欧阳修《集古录跋尾·徐铉双溪院记》也说:“‘二徐’,为学者所宗。”有行书《私诚帖》《篆书千文残卷》(宋摹本,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)。
其中,《私诚帖》书格有唐风遗韵,笔力劲健,既略带晚唐以来肥厚又不失潇洒的气度,书风含蓄天然,具有开宋人“尚意”先河之态。启功在《论书绝句》中云,“行押徐铉体绝工,江南书格继唐风”,其下注文进一步解释道:“大徐简札墨迹,数百年所传,惟《贵藩》一帖……笔致犹是唐人格调……不见此札,不知大徐墨迹之真面目,亦不知唐代书风,与时递嬗;至宋而变,其变如何也。”
李煜刚即位时,猜忌心很重,鸩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,韩熙载为逃避李煜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。李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,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,仔细观察韩的所作所为,然后画出来给他看。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,即名为《韩熙载夜宴图》。
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李煜书法作品
南唐最负盛名和传奇色彩的人物当属李煜。李煜(937—978),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,世人皆以词与后主身份知晓其人,殊不知他亦兼善书法,喜作行书,美名“金错刀”,“落笔瘦硬,而风神溢出”(《宣和书谱》卷十二),有《入国知教帖》和《虞美人》等。李煜所创“金错刀”书体,乃是一种极其入画的书体,“书如画似”,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,它是对张彦远“书画同源”理论的实践。另传李煜作大字不用毛笔,卷起布帛而书,皆能如意,人称“撮襟书”(《宣和书谱》卷十二)。
宋人黄庭坚评价李煜书法云,“观江南李主手改表草,笔力不减柳诚悬”“笔意深稳”“乃知今世石刻曾不得其仿佛”(《山谷集》卷二十八)。在书论方面,李煜有《书述》,提出“七字法”,又谓之“拨镫”,即“、压、钩、揭、抵、拒、导、送是也”(《书述》)。它是对唐韩方明“笔有五种”(《授笔要说》)、卢携“四字法”(《临池诀》),以及陆希声“五字法”的系统继承、总结与完善,对后世执笔习书理论有重要影响。
五代十国南唐著名书法家李煜《礼记经解》赏析
李煜《礼记经解》墨迹,又称《入国知教帖》,传为李煜书。帖后有米友仁跋语。1975年香港《书谱》杂志曾刊发。
在书法上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结体独特,匠心独运,起笔欹侧不定,左伸右展,千姿百态,却不杂乱。全篇字字独立,少有连带,却能通过单字结体的变化,看到多姿贯通的气韵。笔力遒劲,丰润俊秀,以夸张的写法,打破平衡,使章法生动有趣。
李煜《入国知教帖》之一
李煜《入国知教帖》之二
李煜《入国知教帖》之三
李煜《入国知教帖》之四
李煜《入国知教帖》之五
用墨厚重老辣,多以中锋行笔,入纸深厚,骨劲内敛,功夫独到。起承使转自然,疏朗俊挺,一画三折,形成独特笔痕。不得不说,李煜在书法上天赋异禀。他所独创的用虬曲而颤动的笔法写字,被称为“金错刀”,在中国书法上同样绝无仅有,独领风骚。也是亡国李煜给后人留下的文化瑰宝。
清代学者郭麐《南唐杂咏》中评:“做个词人真绝代,可怜生在帝王家。”网友也纷纷表示李煜为“词界高山,政坛深渊”。
唐末五代禅宗思想的高度发展,经过书僧群体(如亚栖、贯休、光、彦修、昙域、应之、齐己)以及部分士人“援禅入书”“以禅论书”,将禅宗“心即是佛”“心即是法”的观念植入书法,提出了“心为书源”的理论,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宋代书学禅理化与“心灵书写”的到来。故而,不研究五代书法艺术,很难从根本上真正厘清中国书法在唐宋之间缘何由唐之“尚法”向宋之“尚意”转进的内在肌理,五代既是唐宋书风之变的必要过渡,又是将两者联系为一个整体的节点。
释文:入其国.其教可知也.其为人也.温柔敦厚.诗教也.疏通知远.书教也.广博易良.乐教也.絜静精微.易教也.恭俭庄敬.礼教也.属辞比事.春秋教也.故诗之失愚.书之失诬.乐之失奢.易之失贼.礼之失烦.春秋之失乱.其为人也.温柔敦厚而不愚.则深于诗者也.疏通知远而不诬.则深于书者也.
广博易良而不奢.则深于乐者也.絜静精微而不贼.则深于易者也.恭俭庄敬而不烦.则深于礼者也.属辞比事而不乱.则深于春秋者也.(录自《礼记》· 经解,下为局部)
五代十国南唐著名书法家李煜《题识江行初雪图》赏析
赵幹《题识江行初雪图》片段。他的书法墨迹流传很少,除了南唐画家赵幹《江行初雪图》上的一行标题被认为是他的真迹外,目前所知道的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便是行草《入国知教帖》。
五代十国南唐著名书法家李煜《相见欢》赏析
五代李煜《相见欢》释文: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。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
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徐铉书法作品
徐铉(九一七~九九二年),字鼎臣,广陵人。初仕南唐,官至礼部尚书。后归宋,累迁散骑常侍。曾校刊《说文解字》称大徐本。铉酷耽玉箸篆垂五十年,初学李阳冰,后得李斯《峄山碑》拓本,自谓“得师于天人之际”,潜思改作,遂逼其势。曾摹刻《峄山碑》,论者谓用笔如锥画沙中有一线如缕,实参李阳冰法成之。习小篆者多以此摹刻本为取法之阶。是碑现存西安碑林。自书碑石,尚有《茅山许真人井铭》等。
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徐铉《摹刻峄山碑》赏析
徐铉《摹刻峄山碑》
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徐铉《小篆千字文残卷》赏析
徐铉《小篆千字文残卷》黑龙江博物馆藏。纸本,纵27.7厘米,横上90.5厘米,横下81.2厘米。黑龙江博物馆院藏。此《千字文》非徐铉真迹,实为宋人伪托。据《石渠宝笈》著录,此件篆文中有数处避宋代皇帝名讳或嫌名讳,如“匡”、“恒”、“桓”、“昚”等字均有改变。故知此件最早为南宋孝宗(赵昚)时伪托或临本。此卷现残存后部二十七行,另外四行残存二十五字,共存三百零五字。末行款署“广陵徐铉书”。此卷虽系南宋人伪托或临摹仿,但它是一件较早的古人篆书墨迹精品,笔法精熟,流畅自然,起笔处多用顿笔,或垂脚飘动,或悬针短秀,婉约中蕴清劲,结体严美,多杂以象形,韵致颇为古雅。
后纸尚有“勅魏杞”三字,勅书左端写“乾道丙戌(宋孝宗乾道二年,公元一一六六年)三月初八日赐徐铉古篆千文一卷”宋楷字一行,似为元以前人移并到一起的,又有明丰坊诗跋与释文。
此卷曾经元乔仲山、明袁忠徹、项元汴及清内府递藏。溥仪出宫时携往长春,后散落至残。并有“乔篑成氏”、“吴兴”、“书诏之宝”、双龙圆印(伪印)以及项元汴、乾隆等诸鉴藏印玺。见于《石渠宝笈三编》等书著录。
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徐铉《私诚帖》赏析
徐铉《私诚帖》此帖纸本墨迹,行书,尺牍一则。凡14行,每行字数不一,共160字。纵29.1厘米,横44.8厘米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这一个作品其实看着非常的自然流畅,这也是为什么它被欣赏的原因。整个全篇都写得比较随意,但随意不代表随便。作品的细节线条还是十分的健劲厚实,学习过书法,练习过书法的人都能欣赏到这一个小帖作品写得相当的精准,章法与字体的细节都有注意到。所以大家欣赏它的时候,整体的感觉是享受的。
笔法丰厚又不柴,而且圆转的笔势也相当的漂亮,这也反映了晚唐以来追求肥美的时代风尚。有一些唐人书法的变化,但又不完全相同。整个小帖的运笔很漂亮,笔法遒劲流畅,笔法恣肆富于变化,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。
作品写得神气飞扬,没有半点做作的意思,刚健端庄之中有婀娜流丽之态。网友评价这一张作品虽然没有其他名作这么有名,但笔法堪称一流,是真正的好佳作。
有一些作品讲的是意境,据历史查证,徐铉和弟弟徐锴都是当时最杰出的篆书书法家。所以他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,一定是对书法有着深入的研究。
研究透了,写得自然是十分的漂亮。这一个小帖,体现的是古人对于书法认真的研究态度。这一种研究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,好作品,值得珍藏。
译文:铉今有私诚。特兹拜托。为先有袪承人刘氏。其骨肉元在贵藩醴陵门里居住。所有刘氏先已嫁事。得衡州茶陵县大户张八郎。见在本处居住。今有信物并书。都作一角封记。全托新都监何舍人附去。转拜托吾兄郎中。候到。望差人于醴陵门里面勾唤姓刘人。当面问当。却令寄信与茶陵县张八郎者。令到贵藩取领上件书信。所贵不至失坠。及得的达也。傥遂所托。惟深铭荷。虔切虔切。专具片简咨闻。不宣。再拜。
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徐锴书法作品
徐锴(920—974)字楚金,扬州广陵人,徐铉之弟。生于梁末帝贞明六年,卒于宋太祖开宝七年,年五十五岁。(疑年录云:马令书至南唐书,下同至云,开宝八年卒,今从陆游书。时南唐奉宋正朔)四岁而孤。母方教铉,未暇及锴,能自知书。李景见其文,以为秘书正字。累官内史舍人。
李穆使江南,见其兄弟文章,吧曰:“二陆不能及也!”因铉奉使入宋,忧惧而卒,锴亦精小学,著有说文医学传、说文韵谱等书。南唐文字学家。著有《说文解字系传》40卷,已经注意到形声相生、音义相转之理。又以四声谱次,著《说文解字韵谱》5卷,便于检索。还著有《通释五音》、《方舆记》、《古今国典》等。
从以上史料足见,五代十国虽为乱世,但书法艺术并未凋敝,也并非如书法史家所言的仅有杨凝式一人,而是出现了诸多书家,且作品可观。他们一方面共同延续着汉魏至唐以来的书脉星火,成为由唐入宋的重要历史环节——特别是李鹗的楷书刻印、郭忠恕的《汉简》范例、“二徐”的《峄山》篆刻以及李煜的“金错刀”书体实践等,在宋代不乏习书文人的品评与传习,对宋代书学有一定影响。
另一方面,如后周的郭忠恕,吴越的钱俶,南唐的徐铉、韩熙载、李煜、潘佑以及西蜀的王著、句中正、李建中等,皆是历经五代而入宋的书法名家,他们对宋代书学完成渐变与转型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。尤其是韦庄、钱镠、钱俶、潘佑、徐铉、李煜等人的行草,延续“东晋遗风”,强调意在笔先,实有开宋人“尚意”先河的重大意义,同时也可以借此管窥唐代书法在五代发生渐变的某些微妙肌理。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智·领先行 东风Honda全新英仕派杭州区域隆重上市
- “北奥探梦”乐动崇礼生活节拉开帷幕
- 澳门成内地出境旅游首选地,上半年旅客量占比五成
- 西安山洪泥石流灾害已发现21名遇难者,仍有6人失联
- 我国全面启动气象探空系统升级换代 气象服务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
- 狼吻酷族QQ空间_狼吻酷族
- 邢泽军:撑起患者的脊梁
- 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上涨近4成
-
元气动森北海盗船芥末章鱼怎么做-芥末章鱼解锁攻略
元气动森北海盗船芥末章鱼怎么做,芥末章鱼解锁攻略。元气动森北海盗船
-
原画师零基础培训怎么样?原画课程推荐!
原画师零基础培训怎么样?原画课程推荐!现在的动画产业发展迅速,动画
-
攸县这次有了“环保顾问”
攸县园区环保服务中心自今年1月份成立以来,株洲市生态环境局攸县分局
-
网友在外卖平台点单发现 一商家上架寻子启示 商家:献一份爱心,点餐的人都可以留意一下
大象新闻记者姜明圆视频报道8月13日,山东青岛李沧区。一商家将寻子启
X 关闭
X 关闭